簡介
武承恩公園位於下營鄉市中心,離下營上帝廟前一百公尺處,亦是上帝廟出地出資興建為鄉民眾爐下與全省香客休憩最佳境地。
池中近一千隻烏龜今已規劃為本土龜生態保育區,龜是玄天上帝信仰中的腳力,故有眾多信徒來此放生為善。公園綠樹碧檐相掩映,小橋虛閣半高低,綠沼看魚樂,幽鳥自來非有約,玄龜獨泳本無塵,清淡的湖水對著斜照的陽光,彎曲的小橋,隱約著和遠處龜島相連,鳥兒吱舞湖上,真是詩情畫意,讓遊客們可悠然漫遊心醉流連忘返。
歷史
武承恩公園於西元一九九三年落成,全區面積廣闊,土地部分佔了公頃,所有土地與地上建築均由上帝廟斥資四千五百萬整頓興建。
關於園內的泮月池,可是大有來頭。武承恩公園的池塘稱「泮月池」,是乾隆十二年時挖的,是為了儲備雨水來當飲水用途,下營人都稱為「埔堀仔」。直到昭和八年「水池仔」完工,下營人才改喝水池仔的水,而「泮月池」便供作公園觀賞之用。
特色
武承恩公園設有玄武台、玄武亭、武德亭、武承橋、觀湖樓等觀光設施,園內小橋流水,亭台樓閣,風景秀麗,是下營鄉民休閒的最佳去處。
公園入口旁有民國44年(西元1955年)設置的「下營北極玄天上帝廟沿革誌」,記載玄天上帝神奇的故事,「龍飛鳳舞」舊石堵和入口處的一對石鼓,則是上帝廟重建時拆卸下的古物,發人思古幽情。
資料來源:台南縣本土教學資訊網
交通資訊
南下:中山高速公路 → 由新營交流道下 → 往鹽水方向 → 台19甲縣 → 轉174縣道 → 下營 → 中山路一段 → 經北極殿上帝廟,即可抵達武承恩公園
北上:中山高速公路 → 由麻豆交流道下 → 往麻豆市區 → 接台19甲縣 → 轉174縣道 → 下營 → 中山路一段 → 經北極殿上帝廟,即可抵達武承恩公園